史过景不迁,文存思永恒!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6日,着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史景迁先生辞世,享年85岁。(澎湃新闻12月27日报道)
史景迁是蜚声国际的汉学家,本名乔纳森·斯宾塞,“史景迁”是他自己取的汉语名字,“景迁”是对“乔纳森”的音译,“史景迁”三字亦可理解为“史家景仰司马迁”。他1936年生于英国伦敦,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后,到美国耶鲁大学读博,毕业后破例留校任教。因为研究中国历史成就卓着,他曾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在2018年荣获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史景迁被称为“耶鲁的怪杰”,因为他不爱写严格的学术论文,不喜欢出席大型的学术会议,不作系统的学术规划,也不培养自己的学术“梯队”。他只是非常投入地教书,教余则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早在尼克松访华不久后的1974年,他就进行了第一次中国行。与此同时,他不停地写作,写那些有关中国的书。可能谁都没想到,他的书不仅美国读者喜欢,也深得中国读者的欢心。他妻子是美籍华人金安平,也是知名的汉学家、史学家,有名着《合肥四姊妹》,在中国也非常畅销。
史景迁是费正清之后美国第二代汉学家的代表人物,与孔飞力、魏斐德并称为“美国汉学三杰”。他写了十多部有关中国的历史着作,包括《追寻现代中国》《中国纵横》《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太平天国》《曹寅与康熙》《胡若望的疑问》《利玛窦的记忆宫殿》《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等。
史景迁被誉为“像天使一样在写作”,他“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比如他的博士论文《曹寅与康熙》,在1965年甫一出版就成了名着。该书可称得上是另一种曹学,他偏重于文化学术建树,其研究内容及方法和中国学者大异其趣。
史景迁作为西方人书写中国历史的高手,有着独特的史学“秘方”。比如,在《王氏之死》中,他通过全译、摘译、概述、提及、合译五种方式,援引了百余篇《聊斋志异》故事,弥补了传统历史文献之不足,以文入史,为“王氏之死”阐明了一个更加全面鲜活的社会历史背景。
史景迁研究中国历史,观察视角独特。比如他在2001年出版的新作《皇帝与秀才》,一如既往地秉承了他的“问题导向”“问题意识”,从浩瀚的清宫谕旨、奏折等档案史料中,勾稽出清雍正年间着名文字狱——“曾静案”的来龙去脉。
史景迁历史视阈下的近代中国转型变局,正是“追寻现代中国”的意蕴,对当今仍有很大启示。“在整个世界的版图上,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极有魅力的存在。”他曾这样表达对中国的研究心得,这可不是一般的跨文化认知。
史景迁喜欢以“讲故事”方式写作,用通俗化随笔化来表达,文笔生动,富于灵性,娓娓道来。从“文史哲不分”的角度看,司马迁的《史记》文采斐然,是“无韵之离骚”,而“景仰司马迁”的史景迁,在这方面可谓学得最好。这也使得他的作品顺利地走出书斋象牙塔,广泛进入读者的视野中,成为学术畅销书和常销书。
365提款注单审核_365bet娱乐平台官网_mobile bt365体育投注要闻
365提款注单审核_365bet娱乐平台官网_mobile bt365体育投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