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下午,市365提款注单审核_365bet娱乐平台官网_mobile bt365体育投注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加快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治理第一城”“打造科创策源地,推进数智杭州建设”“建设宜居城市”和“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四个联组会议。市领导许明、柯吉欣、缪承潮、王宏、陈国妹、张仲灿、叶鉴铭、谢双成、陈永良、周智林、冯仁强分别参加会议,听取意见建议。会上气氛热烈,委员们直奔主题、踊跃发言,积极资政建言、广泛凝聚共识。与会的市领导和市有关部门代表积极互动回应。
打造舒适生态人文并举的宜居城市
农工党界别 龚娅君
建议围绕“宜居大杭州”城市建设中“生态”和“人文”两个方面,把杭州打造成舒适、生态、人文并举的宜居城市。统筹规划和有序推进“生态之城”建设,并将优秀历史文化活化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传播、丰富文化资源产业化再造作为建设“人文之城”关注的方向。如对杭州小热昏、富阳竹纸制作技艺、严州狮宝灯等杭州市非遗项目进行集中展示。
加强杭州市住房租赁市场监管
农工党界别 黄伟源
针对住房租赁市场中存在的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建议加强我市住房租赁市场监管:修订《杭州市房屋租赁管理规定》;出台“黑白名单”、设立租金托管银行专户等措施加以规范;改进我市住房租赁监管服务平台;制定行业标准。
加强宜居城市居住“软环境”建设
九三学社界别 何黎明
“居住软环境”即居住在杭州的市民的居住感受。搞好小区民主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深远意义。建议加强党建引领,提高业委会成员选任门槛并推出“智慧业委会”等手机应用程序;住保房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对物业管理市场的垄断现象进行打击,对具有不诚信行为人员实行行业进入“黑名单”制度。
完善居住区公共服务
配套设施及相关管理条例
无党派界别 蒋吉清
深入调研、科学规划,修订并完善《杭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条例》,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管理机制。补足杭州居住社区存在规模不合理、设施不完善、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物业管理覆盖面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和短板。
坚持数字赋能
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
经济界别 章越峰
细化智慧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求,完善顶层设计,以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契机,加强无障碍设施监管维护工作。鼓励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政府提供服务满足无障碍环境建设基本要求,探索基于城市大脑的无障碍环境智慧元素建设。
关注交通细节 提升出行体验
工商联界别 张治毅
对人行道上各种设施统筹设置安排,减少安全隐患,增强通过性,提升舒适度,并将人行道日常的管理纳入城管数字化指挥平台,发挥网格员作用;做优小红车服务,控制共享单车总数;实施“居铁通达”工程,拉近小区与地铁距离;对行人借用地铁出入口通道过马路应支持鼓励并开设快速免检通道。
优化城市慢行系统
在“慢”当中享受城市的美好
社科、新闻出版、对外友好界别 张春霞
杭州从2008年开始,就在做“慢”的文章,杭州倡导的步行和自行车优先的做法,成为全国标杆,绿道成为城市风景线。建议打造更多的15分钟生活圈,居民可在社区内部完成大部分的生活需要,源头上减少长距离出行。建设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的换乘设施,实现深度融合。确保慢行通行空间不受侵犯,保障慢行设施无障碍及通行空间的连续性。
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为宜居城市提供基础保障
工会界别 林巾巾
不断形成成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质量标准,提高公交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公交线路的服务能力,稳步推行轨道交通错时出行计划;适当延长线路、增加运营时间、增加高峰小时发车频率等改善高峰期内拥挤状况和平峰期候车时间过长问题。建立突发事故应急疏散机制,健全相关规章机制。
优化公共交通方案
让地铁与公交最佳接驳
经济界别 吴伟进
对地铁沿线采取“回头看”策略,不断关注地铁沿线3-5公里内住宅区、写字楼的入住及成熟情况,及时配套地铁接驳支线,形成走街串巷、招手即停的模式,真正做到“以乘客出行习惯为中心,强化接驳换乘”。
坚持一体化保护 推进融合式发展
高水平打造最忆江南“湿地水城”
致公党界别 何影
建立科学统一的湿地保护实施细则和配套管理制度,成立相应湿地保护组织协调机构,打造基于“城市大脑”的湿地资源信息数据管理平台,建设集环境质量监测、自然生态保护、污染预警防治等的大数据库,充分挖掘新时期杭州高水平打造最忆江南“湿地水城”的品质内涵,努力争创国际湿地城市。
推广建筑光伏应用新模式
科协界别 沈小东
区县考核、政策鼓励、奖励带动等方式制定出台应用政策,促进我市光电建筑全面建设。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对于采用光伏绿色建材的适当提高补贴力度,对于建筑能耗降低明显的项目分级进行奖励。出台光电建筑产业发展促进专项政策,吸引相关企业、机构、技术、人才聚集杭州,将杭州打造成为全球光电建筑产业高地。
合理分布及有效管理公共自行车投放点
社会福利少数民族宗教界别 吕一鑫
结合客观的大数据和服务点人员掌握的信息,调整服务网点分布,提升租赁点车子的流转效率。实施软件与硬件升级,提升智慧租借系统,确保租赁点清空爆满时及时报警;加强宣传,增强市民保护公共资源意识。
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时
周边配套应同步提升
特邀三组界别 黄东良
我市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应坚持以人为本、居民自愿,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凝聚居民共识。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老旧小区和其周边配套提升,确保改造后的风貌,能够符合新的要求,较好地融入到我市形象,根据不同老旧小区的实际,实施各自具有特色的改造,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
提升地下管网管理水平
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科协界别 方旭慧
建立管网铺设与道路建设协调衔接机制,力求同步施工,减少反复开挖。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应对接城市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并完善地下管网工程档案信息管理和运行动态的监视管理,提升城市建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