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今天是
        富春江畔的民企奇葩——记桐庐县365提款注单审核_365bet娱乐平台官网_mobile bt365体育投注委员、杭州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总经理俞龙生
        发布时间:2010-10-26   

        徐运昌

        在桐庐富春江畔矗立着一座绿色的厂房,它就是杭州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创业者就是桐庐县365提款注单审核_365bet娱乐平台官网_mobile bt365体育投注委员俞龙生。
        1985年,俞龙生用多年积攒下来的一点资金,再加朋友处筹集的部分资金,和妻子郑玉英一起创办了一个家庭作坊式小五金加工厂。虽说只有一台机器三个人,但毕竟让他实现了“老板之梦”。厂里第一个月便有了400元的利润,是他打工时收入的十倍。同伴们羡慕不已,说好“心平平”了,但他却把挣得的每一分钱都积攒起来用于扩大规模。企业滚雪球式地发展,4年后便有了五六台机器十几个工人,有了十几万元的“家底”。这在别人眼里已经相当不错了,但俞龙生却笑说一切都才开始,他心中的目标是当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壮志和毅力是事业的双翼。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俞龙生得知江西江铃公司正在物色生产配件的合作伙伴,决定主动出击,果真“游说”得对方公司派员前来考察。当时厂房设备十分简陋,几十个工人挤在租来的五六十平方米的破旧厂房里,前来考察的人当即就摇头了。为了不致俞龙生夫妻太失望,他们临走时留下了一只样品,说是让企业做着“试试”。俞龙生明白,这一声“试试”就是命运的叩门声。为了抓住机遇,他从杭州高薪请来名师帮助技术攻关,自己则日夜跟着师傅边学边干。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样品出来了,对方非常满意。接着又拿出一个样品请他“试试”。这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企业设备和技术能力都不够。但俞龙生的字典里,没有“退却”这个字眼。为让企业搏得生存、赢得发展,他心怀“背水一战”的决心,在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还亲自带领技术人员进行攻关。当时正值大热天,为了制作模具,他和妻子一连50多天吃住在机器边,而孩子就睡在旁边办公室的沙发上。当模具制作完成的时候,他终于累得昏倒在机器边,人也瘦了十多斤,身上被蚊子叮得满是疙瘩……
        企业发展之门,就这样被俞龙生夫妇撞开了。此后,企业先后与江西江铃公司、重庆庆铃公司、昌河飞机制造厂等十多家大中型汽车制造厂建立了长期的配套业务。企业效益飞速递增,规模也不断扩大,造起了7800平方米的新厂房。1999年,企业年销售产值达到1000万元,上交国家税收超过100万元。
        艰辛的努力有了回报。在旁人的眼里,俞龙生确实算得上“功成名就”,可以满足了,也真该歇歇脚了。但俞龙生却不这样想。他不断超越自己,创业的步子跨得更大了。2000年,企业征用土地50亩,投入2000万元用于技改,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和结构调整,使企业变生产中低档产品为生产中高档产品。这一决策无疑是富有远见的。企业“强身健体”后,销售产值连年翻番。2003年,销售产值在上年的基础上翻了三番,达到8000万元,创利税1000万元。
        为使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2003年,俞龙生在发展上又“亮”出大手笔: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当别人还在生产简单工艺产品时,俞龙生就深谋远虑地提出了“坚持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发展,加快技术投入和管理创新”的战略方针。为早日实现产品升级,生产中、高档产品,配套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公司,使公司产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俞龙生夫妇亲自带领研发中心及公司的有关技术人员,及时成立了《别克、帕萨特汽车座椅功能件自动生产装配及软件系统的研制》项目研制小组。经调研,确定与上海大学自动化机电一体工程、浙江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研制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及生产自动化设备。经过技术改造,公司的生产能力有了飞速的发展。
        如今,杭州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在国内同行中早已声名鹊起,连年来,企业被授予“县工业重点发展优秀企业”、杭州市“综合管理示范企业”、杭州市“信用等级AAA级”、“纳税大户”和“重合同、守信用单位”。但俞龙生并未就此满足。他在全厂职工大会上提出:我们的目标是要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俞龙生明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使企业在强手如林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员工的素质至关重要。如何把员工的热情点燃,使大家的心拧在一块,劲使在一处,从而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了他经常思考的问题。在这方面,俞龙生动了很多脑筋,花了大量心血。为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改善员工的生活环境,公司适当提高了员工生活待遇,员工工资增长幅度提高了35%,并成立职工之家,建立大型食堂,免费提供员工一天两餐的工作餐。为方便员工上下班,公司特意购买了大型客车接送,并为外地专业技术人员在县城租用住房并给予补助。为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根据国家的规定,公司为员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各类保险。公司还定期为员工进行身体检查。为使员工有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改造绿化带,建立大型喷水池,使企业成为真正的花园式工厂。
        企业发展了,还要更好地报效社会,“位卑未敢忘忧国”,俞龙生把替国家分忧解愁当成自己的一种责任。企业招工,公司打出了“下岗工人优先”的旗号。目前为止,在企业上班的下岗工人有200名,是员工总人数的一半多。
        扶贫济困,更被俞龙生和公司当成自己的“份内事”。前不久,他们向慈善总会一次性捐款5.2万元。本地建中学,又拿出8.6万元。至于平日修桥补路、捐助资助等好事,俞龙生就做得更多了。有一次,他到江西联系业务,偶尔听说一个学生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却由于家贫而无法进校门。他马上放下手中的业务,找上门去,把3000元现金交到这位学生并一直资助到完成学业。这些年来,俞龙生用于公益事业和扶贫帮困的资金总数已超过50余万元。

        俞龙生是桐庐县365提款注单审核_365bet娱乐平台官网_mobile bt365体育投注五届、六届委员。他扎根于群众之中,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积极参政议政。几年来,他先后撰写了《企业用工问题,政府应引起重视》、《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活民间投资的建议》等9件提案和社情民意,受到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连续两次被县365提款注单审核_365bet娱乐平台官网_mobile bt365体育投注评为“双好委员”和“365提款注单审核_365bet娱乐平台官网_mobile bt365体育投注工作积极分子”。

        来源:    作者:    编辑:

        365提款注单审核_365bet娱乐平台官网_mobile bt365体育投注

        365提款注单审核_365bet娱乐平台官网_mobile bt365体育投注概况